7月18日早晨,隊員們一行人來到了八一廣場,對休息與遊玩的市民進行了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問卷調查。在調查過程中,隊員們感受到了民衆對長治堆錦的不熟悉以及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發展前景的态度,實在感慨頗多。
作為此次實踐活動的主要任務,問卷調查會直觀反映出問題所在。經過統計數據發現,長治堆錦在長治經過百年曆史,生活在這裡的民衆卻不甚了解。各行各業老老少少,其實都有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正确認識——是隊員們需要繼承與發揚的,但是正确的認識隻是一個開端,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繼承與發揚,需要隊員們主觀上的想要了解、宣傳、學習與欣賞。在調研過程中,大家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産面臨的問題,主要在于人們的意識不夠,不能花時間了解與學習,并且希望可以加大對長治堆錦的宣傳與保護力度。
在與當地市民的交流中,隊員們也感受到了大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産極速消失的無奈與感慨。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主要責任,是擔負在隊員們這一代身上的,有些民衆其實并不了解長治堆錦,但是認為隊員們的工作十分有意義,也是很有意義的一項工作,在傳統工業落沒的時代,非物質文化遺産更加需要宣傳和保護,繼承與發揚的重任是隊員們應該擔起的。這些鼓勵和慰藉也是隊員們堅持的動力,盡管在炎炎夏日之中為了問卷來回奔波,仍然感覺到身心清涼。
雖然收到了大家的鼓勵,但是這份關于長治堆錦的問卷,卻着實讓人大吃一驚,保護與宣傳非遺刻不容緩。在我看來,長治堆錦作為長治土生土長的手工工藝,作為長治的居民,了解與宣傳是長治市民應該做到的。長治堆錦的普及度不夠,歸根結底是宣傳的力度不夠,保護的力度不夠,人們的意識不夠。中華民族走過了五千年,曆史長河中,誕生了民族獨有的文化特色,為什麼要稱呼為遺産,是因為這份技藝,這份榮譽,是老祖先為隊員們留下的,若不能珍惜,遺産就會一步一步崩塌瓦解,直至消亡。
不了解本地獨有的文化特産,是因為對這個地方沒有足夠歸屬感,在快速發展的社會中,隊員們隻知道需要保護,要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卻不知道非物質文化遺産是什麼,要保護什麼,确實是會讓大家啼笑皆非。“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有了正确的認識,隊員們也應付出正确的行動。
從有人類開始,世界誕生了4大文明古國,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紛紛消亡于戰火之中,唯有中國文明綿延不斷,傳承至今——隊員們熬過了無數的苦難,并不是希望這些瑰寶在這樣的和平年代邁向終點。科技發展不是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絆腳石,兩者本不沖突,作為國家的希望與棟梁,要勇于擔起文化傳承之責,行文化傳承之事。